当前位置: 平博在线 | 学术动态 | 正文

吕明臣教授来我院做“语言学研究方法”学术讲座

时间:2013-05-31 作者: 文章来源:平博在线(中国) 浏览量:

        2013年5月28日下午1:30-13:30,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吕明臣教授来我院做了题为“语言学研究方法—选题与论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傅羽弘副院长主持,出席者有曲鑫副院长、聂大海副院长、廖正刚教授等10余名教师和英、日、俄各语中研究生。
        吕明臣老师首先对我院举办该讲座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主张应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际交流。吕明臣老师结合自己近三十年的研究经验与体会,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增强问题意识”、“开阔选题思路”和“如何论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清晰、明了的讲解。
        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1)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问题;(1)不要趋同,另辟蹊径。吕明臣老师自1988年开始关注聋哑儿童语言教育问题,长期坚持,至今已形成系统且完整的研究成果,并在该领域成为屈指可数的专家。
        开展学术研究要求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就没有指向性,其研究没有意义。问题的来源有两个途径,(1)社会生活实践;(2)文献资料。应用语言学研究不要从文献中找问题,要从社会生活实践中来发现。为了撰写论文或申报项目而写论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用方法去找问题就会踏入为理论做注脚的歧路。应该立足本学科,注重观察并发现语言现象与问题,然后运用语言学原理,通过思辨去思考如何解决的方法。吕老师本人做过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并出版了《网络语言研究》一书,选题的来源就是网络时代我们身边出现的活生生的语言现象。
        选题的思路要开阔、论证的思路要清晰。研究要有新意,关键在于不要追风,即不跟主流之风。因为思路开阔才能找到好的题目,跟风则无法突破。要坚持自己的方向,敢于做非主流,敢于试行错误,做开先河的第一人。在论证时,首先要把握研究问题的现状,然后确定初始命题,并将问题定性而后找出路。吕老师结合自己做“网络语言”问题的选题时,他没有仅以“网络词汇”为关注点,落入就词汇谈词汇的窠臼,而是将思路从词汇现象扩展到“言语交际”层面,根据“网络词汇”这一初始命题对其进行了定性,首先确定了利用“网络词汇”进行的“交际”其“性质是汉语言语交际在网络上的变体”,而后引入“言语交际模式”、“言语交际的主体”和“言语交际的形式”的原理开展分析论证,透过“词汇”这一表象探讨了“网络交际”的问题,并指出“网络交际方式”决定了“网络词汇”这一语言现象的形成。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形成了一项很有学术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成果。
        吕明臣教授讲座完毕之后,对与会师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曲鑫副院长提出的“勤于思考,夯实基础”的学习态度表示赞同。当聂大海副院长提出“学术能力深度取决于母语基础”的观点时,吕明臣教授向与会师生表示“文学院所有课堂的大门永远向外语专业师生敞开,欢迎大家去听课。”全场响起师生们充满谢意的热烈掌声。
        吕明臣老师的讲座为我院参会的中青教师与学生开阔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和方法,对我们今后进行语言学学习与开展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